首页 > 家居生活 > 电解质水你喝对了吗?医生提醒:补充身体所需元素也要讲究“按需”

电解质水你喝对了吗?医生提醒:补充身体所需元素也要讲究“按需”

发布时间: 2025-09-19 11:17  关注度:209  来源:  作者:
导读:在市区许多便利店的饮品货架上,五颜六色的电解质水占据了显眼位置,青柠味、荔枝味等多种口味整齐排列。“电解质水卖得特别好,尤其是傍晚健身人群多的时候能卖出去很多。”市区一家便利店店员说。某超市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夏天电解质水销量同比激增150%。然而热销背后,有消费者陷入“把电解质水当日常饮用水”的误区,过量饮用不仅会摄入多余糖分,还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为何电解质水让年轻人喜欢?过度饮用又有哪些危害?就这些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林松。

在市区许多便利店的饮品货架上,五颜六色的电解质水占据了显眼位置,青柠味、荔枝味等多种口味整齐排列。“电解质水卖得特别好,尤其是傍晚健身人群多的时候能卖出去很多。”市区一家便利店店员说。某超市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夏天电解质水销量同比激增150%。然而热销背后,有消费者陷入“把电解质水当日常饮用水”的误区,过量饮用不仅会摄入多余糖分,还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为何电解质水让年轻人喜欢?过度饮用又有哪些危害?就这些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林松。

年轻人偏爱电解质水?

走进市区一家超市,饮料区的电解质水专区格外醒目,许多品牌的产品琳琅满目。记者随机拿起一款电解质水,发现其包装背面营养成分表着重标注了钾的含量≥17毫克/100毫升,氯的含量≥10毫克/100毫升。货架旁,正在选购的市民李女士拿起一瓶青柠味电解质水放进购物篮,她说:“最近每天晚上跳广场舞,出汗多,喝这个感觉比纯净水解渴,还能补充营养。”像李女士这样的消费者不在少数,记者随机采访发现,购买电解质水的大多数为20—40岁的年轻人,他们选择电解质水的理由各有不同。

“现在健身已经成了习惯,每次练完瑜伽都要喝一瓶电解质水,觉得能快速恢复体力。”28岁的上班族张晨是电解质水的“忠实粉丝”,他手机里的运动App还会提醒“运动后及时补充电解质”。而在大学生王萌萌看来,电解质水的“社交属性”更吸引她:“好多同学都在喝,而且有很多口味,口感也不错。”

“健康意识提升、运动健身热潮兴起,加上企业不断推出新口味、新包装,让电解质水从‘功能性饮品’逐渐变成了日常消费品。”业内人士分析,年轻人对“健康饮品”的追求,以及社交媒体上的口碑传播,进一步推动了电解质水的热销。

哪些情况才需要补充电解质?

“觉得电解质水健康就天天喝,这是一个误区。”林松解释道,电解质是体液溶质的一部分,比如大家常说的钠、钾、钙、镁等,电解质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压舱石”,参与神经信号传递、肌肉收缩等关键生理功能,但补充身体所需元素也要讲究“按需”。

一般哪些情况下需要喝电解质水呢?林松指出,一是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后,比如在高温下运动30分钟,出汗量可能达500—800毫升,会流失1.5克氯化钠和200毫克钾,只喝白水,不仅无法补充电解质,还可能稀释剩余电解质,严重时甚至引发“水中毒”,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二是闷热天气大量出汗时,高温下人体为了散热也会大量出汗,导致电解质快速流失,这时及时补充电解质,对于维持身体机能、防止中暑至关重要。

“电解质水是功能性饮料,‘不需要时不喝,需要时不过量’是核心原则。”林松介绍,电解质水过量饮用有危害,比如商家为了口感添加大量糖,过量饮用意味着在不知不觉中摄入了过多糖和热量,增加身体代谢负担,尤其对于需要控制血糖或体重的人群是不利的选择。尽管有商家使用“零热量”的甜味剂代替糖来调味,但研究显示,这同样会干扰胰岛素的分泌,导致血糖水平不稳定。盲目大量饮用电解质水,还可能导致体内某种电解质浓度异常升高,反而引发新的电解质紊乱,对心脏和神经系统功能造成潜在风险。

“对于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或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以及一些内分泌疾病的患者来说,他们的身体排泄和调节电解质的能力已经受损。严禁自行补充电解质水,否则极易造成电解质蓄积,引发高钾血症、水肿等严重问题。”林松提醒,这类人群若需补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记者 高婷婷 通讯员 王树文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