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包含碑刻、摩崖石刻等1658通(方)重要文物,其中江苏73通,淮安市占6通,分别为《东魏石刻...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3-08-07
枚乘,字叔,淮阴人,西汉时期的辞赋家,当时与邹阳并称“邹枚”,与司马相如并称“枚马”,与贾谊并称“枚贾”。他早年是吴王刘濞的文学侍从,在刘濞发动七国之乱前后曾两...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王卫华;更新日期:2023-07-31
张纯如,祖籍淮安市淮阴区,美国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因出版英文作品《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而蜚声海内外,让西方世界了解南京大屠杀真相。对于张纯如的家...
来源:方志淮安;作者:胡可涛;更新日期:2023-07-24
“淮医”是以清代著名医学家淮安人吴鞠通为宗师,以温热病学为研究中心的一个地方医学流派,影响广泛。现在中医界还将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与《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徐怀庚;更新日期:2023-07-17
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代表中共长期在重庆及国民党控制的其他地区做统一战线工作,努力团结各方面主张抗日救国的力量。他多次通过诗句来表达中共主张,广泛团结民主党派、进...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3-07-17
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九月,年过七旬的泗州人杨殿邦由侍郎外放,出任位于淮安府的漕运总督,管理江苏、山东、安徽等八省漕政,属下文官武将达270多人,还下辖...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王泽强;更新日期:2023-07-03
每说到淮安,淮安人都不无自豪地引用明代一位诗人的诗作《淮安览古》中的名句:“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这是这位诗人赞誉淮安当年繁盛景象的心声,也从此让淮...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金志庚;更新日期:2023-07-03
茶巷是河下的一条南北向的街道之一。南至姜桥,北至河下石工头;中间有光禄第巷等沟通东西。据正德《淮安府志》记载,茶巷为河下最早的八巷之一,此八巷皆因“百工造作,商...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3-07-03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显示,人民南路南门小街民居建于民国时期,距今约有100年的历史,坐西向东、面阔3间、抬梁式结构、门槛较高,门额上有砖雕,较为...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3-06-29
“马头”是最初的名字,源于在清口地区修建的一种重要的水工建筑,后来由水工名称演变为地名“马头”,在80多年前又改为“码头”,直到2018年恢复古称。...
来源:方志淮安;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3-06-28
唐敬宗宝历二年冬,白居易因病辞苏州刺史之职,返归洛阳,途中暂留楚州,留下了“淮水东南第一州,山围雉堞月当楼”(《赠楚州郭使君》)的佳句。时隔千年,“淮水”一句俨...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3-06-2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淮安县西门大街石库门(今淮城白铁社)内,有户很有名气的“杨元记杂货店”。在女主人杨肖禹的教育影响下,杨家一门十余人,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3-06-19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在我国可谓妇孺皆知、耳熟能详,其中《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已成史学界不争的事实。可鲜为人知的是,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三国演义》也与淮安有着...
来源:网络;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3-06-14
穿行罗家巷,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不时可见青砖黛瓦、木门铜锁的古民居。其一砖一瓦折射出一个家族崇文尚学的优良家风,记录着一代国学大家的成长轨迹。罗振玉故居不只...
来源:淮安日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3-06-07
朋友,愿我们时常来北门桥走走、坐坐,到这里或沐浴春日,或享受夏风,或经历秋霜,或接受寒雪,也好思今接古,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既能开拓进取,又能循道顺天,...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钱万平;更新日期:2023-06-05
在淮安区周恩来故居里有个家塾馆。1903年春节后,按照《周氏家训》规定,五岁的周恩来进入这个家塾馆读书。周恩来在此处读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书籍。这...
来源:网络;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3-05-29
在清江浦区承德北路的一间房子里,住着这样一位老人,他日日痴迷看书写作,热衷研究淮安文史。自2004年退休以来,他把主要精力用于学习研究,完成文史类文章600余篇...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3-05-19
隋唐时期,淮河入海口在今涟水县,楚州城(今淮安市淮安区)地处淮河下游同邗沟运河交汇处,是沟通南北水运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到了北宋时期,黄河尚未南侵,楚州海岸仍...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