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文史资讯列表

资讯列表

    秦汉东阳城与古“禹王河”

    秦汉东阳城与古“禹王河”

    禹王河之说,最早可见北宋沈括《梦溪笔谈》等书,明清以来在盱眙、金湖和安徽天长、南京六合等地的地方文献和民间传说中流传。如今的盱眙、天长、六合一带,湖泽原隰,水泽...

    来源:淮安日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3-10-09


    稻香村罐头食品号红遍清江浦

    稻香村罐头食品号红遍清江浦

    ...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陈景来;更新日期:2023-09-18


    淮上盱眙千古城

    淮上盱眙千古城

    岁月深处,朝花夕拾。远古盱眙,淮夷和徐夷之部落。春秋伊始,盱眙名为“善道”,也称“善稻”,是为吴国的边城——善道邑。战国七雄逐风云,甘泉山麓善道邑入楚国,依淮岸...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杨绵发;更新日期:2023-09-11


    明代平江伯陈瑄之父陈闻的历史生平与文物遗存

    明代平江伯陈瑄之父陈闻的历史生平与文物遗存

    明代平江伯陈瑄,历仕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靖难之役时率水师归附永乐皇帝,后督理漕运三十年,被封为平江伯。关于陈瑄的家世,尤其是其父亲陈闻的生平记载并...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罗志;更新日期:2023-09-11


    袁老,走好!

    袁老,走好!

    2023年9月1日是个伤痛的日子,是您永远离开我们的日子。我还像往常一样站在校门口等待孩子们新学年归来,想着利用晨读,让孩子们好好温习温习您的《小站》《渡口》《...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咸高军;更新日期:2023-09-11


    袁鹰的家乡情结

    袁鹰的家乡情结

    夏末初秋的北京,依旧天气闷热,雷声阵阵,时而落下些许阵雨,似在哀婉落泪。9月2日上午,我收到袁鹰亲友的信息,说袁鹰老师走了,我的心情十分沉痛。...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赵日超;更新日期:2023-09-11


    铁山禅寺藏宝之谜

    铁山禅寺藏宝之谜

    最早住持铁山禅寺且影响深远的是严佛调,他是汉桓帝、灵帝时在洛阳译经的安息僧安世高的弟子,著有《沙弥十慧章句》《法镜经》等。当时,他法名远播,不少人慕名到铁山禅寺...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3-09-11


    淮安古城到底有多少城门?

    淮安古城到底有多少城门?

    淮安,古之名郡。研史者均知,淮安古城有三联城之说,即旧城、新城、联城(又叫夹城),三城并列,这在世界建城史中也是不多见的。有城必有门,淮安古城到底有多少城门?笔...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金媚 金志庚;更新日期:2023-09-04


    福建“文宗” 下关陆求可

    福建“文宗” 下关陆求可

    陆求可出身淮安下关陆氏,是典型的名门之后——南宋崖山海战兵败负卫王赵昺蹈海而死、史称“宋末三杰”之一的左丞相陆秀夫的十六世后裔。陆求可在编写的《山阳陆氏族谱·...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3-09-04


    韦应物三首淮上诗的“淮上”是指何处?

    韦应物三首淮上诗的“淮上”是指何处?

    隋炀帝605年起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运河从洛阳经通济渠,经淮阴、邗沟达扬州。隋唐大运河为众多唐代诗人前往富庶的扬州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诸如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张桂林;更新日期:2023-08-28


    范张古庙

    范张古庙

    乾隆《山阳县志》载,该祠一说为纪念范式和张劭,一说为纪念范仲淹和张纶。而较早的正德《府志》中有数首诗咏范张古庙,其内容均指向范式、张劭。因此我们取正德《府志》的...

    来源:淮安日报;作者:解军;更新日期:2023-08-21


    清末民初淮安大慈善家高六

    清末民初淮安大慈善家高六

    高六先生,生于清朝道光丁未年(1847年)5月14日,逝世于1943年,活了将近一个世纪。他出身名门世家,其祖父是清代淮安府奎文书院院长高士魁(曾任四川蓬州知州...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高建平;更新日期:2023-08-14


    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的李希霍芬曾游历淮安

    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的李希霍芬曾游历淮安

    清同治八年(1869年)公历3月,李希霍芬获得上海中国西商会的资助,前往山东进行考察。李希霍芬乘坐蒸汽机轮船从上海沿江而行,到达镇江,然后转雇本地的帆船,从镇江...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罗志;更新日期:2023-08-14


    苏轼、米芾、杨万里、蔡元长……他们的书法“铭刻”在淮安

    苏轼、米芾、杨万里、蔡元长……他们的书法“铭刻”在淮安

    ​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包含碑刻、摩崖石刻等1658通(方)重要文物,其中江苏73通,淮安市占6通,分别为《东魏石刻...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3-08-07


    枚乘与《柳赋》

    枚乘与《柳赋》

    枚乘,字叔,淮阴人,西汉时期的辞赋家,当时与邹阳并称“邹枚”,与司马相如并称“枚马”,与贾谊并称“枚贾”。他早年是吴王刘濞的文学侍从,在刘濞发动七国之乱前后曾两...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王卫华;更新日期:2023-07-31


    漫谈淮安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家世

    漫谈淮安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家世

    张纯如,祖籍淮安市淮阴区,美国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因出版英文作品《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而蜚声海内外,让西方世界了解南京大屠杀真相。对于张纯如的家...

    来源:方志淮安;作者:胡可涛;更新日期:2023-07-24


    一名日本僧人日记中的北宋淮安

    一名日本僧人日记中的北宋淮安

    ...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朱天羽;更新日期:2023-07-24


    “侠医”刘鹗把“淮医”带到了新疆

    “侠医”刘鹗把“淮医”带到了新疆

    “淮医”是以清代著名医学家淮安人吴鞠通为宗师,以温热病学为研究中心的一个地方医学流派,影响广泛。现在中医界还将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与《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徐怀庚;更新日期:2023-07-17


    周恩来如何以诗歌艺术赢得团结?

    周恩来如何以诗歌艺术赢得团结?

    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代表中共长期在重庆及国民党控制的其他地区做统一战线工作,努力团结各方面主张抗日救国的力量。他多次通过诗句来表达中共主张,广泛团结民主党派、进...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佚名;更新日期:2023-07-17


    杨殿邦的功与过

    杨殿邦的功与过

    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九月,年过七旬的泗州人杨殿邦由侍郎外放,出任位于淮安府的漕运总督,管理江苏、山东、安徽等八省漕政,属下文官武将达270多人,还下辖...

    来源:淮海晚报;作者:王泽强;更新日期:2023-07-03


共293记录  当前6/15页  20/页   首页上页下页尾页